談及中國真正的戰神,大家可能會想到項羽、呂布、冉閔等,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每一個都如雷貫耳,江湖上一直流傳著他們的事跡!
然而,戰神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相比大人物,小人物的戰神更讓人敬佩,因為小人物創造奇跡的難度更大!本文所講的這一個戰神,就是一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但一人卻干掉了500余日本兵,是抗日戰爭中殺敵最多的勇士,比抗戰神劇還神!
此人叫曹錫,出生于1910年,是來自陜西漢中的農家子弟,1938年入伍,個人經歷幾乎一片空白,性格愛好什么的,一概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創造了奇跡,成為14年的抗日戰爭中,殺敵最多的猛士!
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保衛戰爆發!此時,曹錫的身份是第十五集團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的上等兵(師長是趙公武)!說白了,曹錫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兵!
1939年9月21日夜里,曹錫把12顆手榴彈連接在一起,放在新墻河的南岸河堤之上,然后把引線抽了出來,放在身邊,他坐在河堤之上,對著河面警戒。
1939年9月22日4點,日軍用50尊大炮對王街坊發射8000顆炮彈,周圍建筑毀于一旦,成了一片灰燼!此時,曹錫毫發無損,仍坐在河堤之上,守著手榴彈和機關槍,掃視著河面!
隨后,日軍渡河沖鋒,一批又一批,每批數十人。然而,日軍來一批,曹錫就消滅一批。僥幸未死的日軍,掉頭逃跑,就伏在河灘上!
第七批之時,日軍感到不對勁,就使用了毒氣彈。曹錫所在的這一排,最后僅剩下他和另外一個士兵。實力懸殊,面對日軍的再度沖鋒,換成你該怎么辦?
曹錫的計謀很簡單,就是把12顆手榴彈集中在一起,然后藏在河岸上,自己躲在一邊。等到日軍到來,再遠處一拉引線。就這樣,曹錫先后炸死5批150余日軍!
然而,此時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即:手榴彈沒有了!于是,曹錫再度使用機槍。遇到第一波日軍時,他的同伴被打死。這一下,曹錫就徹底成了一個人!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曹錫再次遇到一個危機,機槍卡主了,使用不了,而有100多個日軍來了!
爱尚历史网 情急之下,曹錫看到了200外有一架重機槍!于是,曹錫就使用這一重機槍,又殺死了30多個日軍!當時,日軍以為只是來接收陣地的,沒想到曹錫還活著,措不及防之下,損失慘重!
1939年9月22日8點,營部派人通知,日軍已在其他地方渡河,因此命令他“放棄陣地”,回營修整等待命令!于是,曹錫和傳令兵就撤退了!
或許是曹錫命該如此,在回營的路上,又遇到了日軍!面對四面八方的子彈,傳令兵當場陣亡,但曹錫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用那一架重機槍掃射了一番,讓日軍手忙腳亂!
回到營地之后,營長獎勵了他一番,告訴他一個驚人的事實,即:你前后打死的日本兵共有500多名以上!隨后,曹錫還和師長趙公武握手,并被提拔為班長,得到30元法幣的獎勵!
如果在毒氣彈之前,曹錫是一個排士兵作戰,但當毒氣彈之后,只有兩人的時候,曹錫完全可以撤退!顯然,這里曹錫有兩點讓人敬佩,即:(1)死戰不退的精神,(2)膽氣!
回營之后,弟兄們問他,面對那么多的兇狠日軍,為何還那么大膽?曹錫的回答很樸素,卻讓人感慨萬千:“沒有什么。沒有什么,看到了鬼子,也不能不打啊!”
漢朝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每當中華民族危急之時,總有忠義之士挺身而出!相比那些滿腹詩書的漢奸,沒什么文化的匹夫、小人物卻更可愛,更可謂中華民族的脊梁!
古往今來,無數人看到了侵略者,選擇下跪投降,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等等,而曹錫的選擇非常樸素,就是一個字:打!如果每一個人都沒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識時務”的計算,都能像曹錫這般,中國歷史或許大不同吧!
爱尚历史网 讓人遺憾的是,雖然曹錫勇猛無敵,創造了抗戰中的奇跡,是一個真正的戰神,但如今卻鮮為人知!更讓人遺憾的是,長沙保衛戰結束時,曹錫這一位英雄,卻從戰場上神秘失蹤了。相信,這是英雄戰死沙場,而沒有被找到骸骨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刑仁甫,1901年出生于河北,年輕時候的刑仁甫是一名典型的熱血青年,參加革命詳情
邢仁甫,1910年7月出生在鹽山縣舊縣鎮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由于自幼便對家庭不詳情
刑仁甫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跑江湖,跟著父親練了一身很俊的功夫,畢竟行走在江湖,詳情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非常慘烈的,有無數的革命烈士為了戰爭的勝利,犧牲的自己的生命詳情
抗日戰爭叛變投敵的八路軍最高將領是誰?1950年9月7日,在河北鹽山縣城東的詳情
在長達八年的抗戰過程中,紅軍曾經接受了多次的軍隊改編。其中規模最大的改編莫過詳情
自七七事變以來,全國大江南北涌出一大批的愛國人士,為抗擊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詳情
在抗戰時期,那些將領和官兵都和敵人浴血奮戰,可是卻總是有那么幾個不和諧分子會詳情
周總理一生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一生,他從12歲隨伯父離淮安后就一直沒回過給她母詳情
她本是縣令的掌上明珠,在20歲時由父親做主嫁給了18歲的丈夫。婚后第二年,就詳情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42年前的今天,詳情
在中國古代,倫理道德被看得極為重要。尤其是對婦女! 然而,有這樣一個國度,父詳情
二戰中,同盟國家中除了蘇聯和美國,接下來最強大的國家應該就是法國和英國了,法詳情
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是我們中國古人對于報仇這件事的一種說法,詳情
其實建文帝失敗的理由就一個:不是一般的蠢。先說說當年的形勢,燕王起兵不過數萬詳情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映像最深刻的無非是關羽、劉備、諸葛亮等,提到曹操的感覺就詳情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詳情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的梟雄之一,手下文成武將無數,有些是從創業之初就跟隨他的,有詳情
中國古代歷史上,許多君王都喜歡殺功臣,當然嚴格來說并不是說他們喜歡殺,有時是詳情
清華簡《系年》第二章:“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詳情
要說晉國的真正騰飛,不是在晉獻侯時期,也不是在晉穆侯時期,而是在晉文侯時期。詳情
晉定公時期國內動蕩,卿大夫家族處于混戰之際,韓趙魏和荀氏家族之間打來打去,數詳情
道光十九年,中英在虎門南面的穿鼻海面爆發了戰斗,清朝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戰敗了詳情
談及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想必大家都這么認為,即:鴉片之毒,讓林則徐憂心忡忡,于詳情
隨著清朝政府閉關鎖國,歐洲國家卻完成了工業革命。船舶技術的進步,讓海上運輸變詳情
在清朝政府內部,對鴉片貿易有三種不同的態度:禁煙、弛禁、反禁煙。首席軍機大臣詳情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詳情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介于湖南酃縣和江西寧岡、遂川、永新四縣之交詳情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后,詳情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在1927年10月創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詳情
八路軍第359旅,是抗日戰爭中大名鼎鼎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來源于南方,其前身詳情
1946年6月26日,發生于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的中原突圍,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詳情
其實,包括華中在內的各解放區都明白,國軍圍攻中原解放區的槍聲就是全面內戰的序詳情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錯綜復雜,很多史詩都鮮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應該忘記詳情
公元824年,長安城,殘陽如血,長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蘇玄明打了一個呵詳情
這一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去西狩打獵。 不料,在行進途中,御前侍衛竟然把詳情
康有為1858年生,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88年10月,鑒于民族危詳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詳情
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太監是誰?連不懂歷史的都能回答上來:李蓮英。 錯。 還有詳情
太監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下的一個畸形產物,這一制度伴隨著我國古代歷史延續了幾千詳情
隋唐時期,是一個王朝的更替,也是一個王朝的走向巔峰的過程其中以隋煬帝楊廣和唐詳情
清朝入關后,為了更好鞏固統治,對漢文化的學習是越來越重視。 比如說康熙,他詳情
眾所周知,只要提起明朝,就會想起朱元璋,此人的一生很有傳奇色彩的。朱元璋膝下詳情
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最熟悉了,鮫人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很詳情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詳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文化傳承已經斷絕了,只有古中國詳情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楚詳情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只內容不詳情
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準的汲詳情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于西晉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中國是詩的國度 既有李白這樣瀟灑飄逸的“詩仙” 又有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詳情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詳情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學家、詩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現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間詳情
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學家,字同人,晚年自稱西堂老人。南宋著名詩詳情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詳情
這是清代孫星衍著有的詩作,題名是《玉蘭》。是一首介紹說明性的詩歌。 《玉蘭詳情
倪元璐(1593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今紹興詳情
書法淵源 在學書的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右軍、顏魯公和蘇東坡三人翰墨之助,以詳情
文諫 時柄國者悉忠賢遺黨,疏入,以論奏不當責之。于是維垣復疏駁元璐。元璐再詳情
萬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學家。字季野,號詳情
黃式三(1789~1862),字薇香,號儆居,定海廳紫微鄉(今舟山市定海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