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七月六日,在第五次“反圍剿”戰斗已經接近尾聲的時候,中央派出一支部隊,從中央蘇區出發東向福建,而后轉向安徽,牽制和調動敵人對中央蘇區的圍剿的軍隊,以配合即將進行的大規模軍事轉移行動——長征。
這就是紅軍第七軍團,因為出發時,中革軍委發布了《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因此這支紅軍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雖然號稱六千人,但是其中有兩千是出發時緊急補充的新兵,其中有隨軍工作團和挑著擔子的民夫。就是這樣一支半數都沒有作戰經驗的農民子弟組成的部隊,平均三個士兵才擁有一只老式步槍,而更多的人手上拿的是大刀和梭鏢。
爱尚历史网 中革軍委給第七軍團下達的指令是:命令第七軍團前往安徽南部,并限期在一個半月之內到達,因為那里有幾個縣發生了武裝暴動。中革軍委的計劃是第七軍團到達后再暴動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根據地。
然而,可怕的是,就在第七軍團從瑞金出發后不久,中革軍委就得到了暴動已經失敗的消息。
幾天后,當軍團長尋淮洲率領軍團從上游渡過閩江,準備北向轉入浙江西部時,中革軍委卻下大了繼續東向攻打福州的任務。第七軍團雖然不明白中革軍委這個命令的目的,但是依舊選擇了忠誠的執行命令,并且立刻沖破了國民黨四個營的足跡,在八月一號這一天占領了閩江邊上一個距離福州僅僅七十公里的重要集鎮:水口鎮。
占領水口后,第七軍團召開了“八一紀念大會”,進行了戰斗動員,并宣布當他們攻打縣城的時候,福州城內的地下黨會發動大規模的武裝暴動,然后打開城門迎接他們。
當時的中央軍事和政治上的行動都由三人團(博古、李德、周恩來)直接指揮,毛澤東,朱德等人實際已經被架空。李德奉行的是正規戰的打法,猛打猛沖,博古更是執行遠在莫斯科的中央總負責王明的政治路線,認為革命形勢一片大好,這實際上也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所以,此時中革軍委會下達進攻福建的命令,似乎也說得通了。
后來粟裕回憶說:“攻打福州,帶有很大盲目性。”
雖然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第二天,福州戰役依舊打響了。福州南臨閩江,彼時城墻高大堅固,負責駐防的國民黨守軍除了一個步兵團,一個憲兵團,還有炮兵、工兵和海軍陸戰隊。
第七軍團的戰斗人員只有四千多人,槍支只有一千二,三百只,裝備落后,大部分人拿著大刀和梭鏢。雖然實力懸殊,但是年輕的紅軍戰力舉著大刀和梭鏢奮不顧身的沖鋒。
粟裕回憶:“我軍打得十分英勇,強攻一晝夜,攻占了敵軍一些陣地和城北關的主要街道。但因我們還不善于近迫作業,又缺乏攻城手段,也沒有地下黨組織策應,沒有辦法打進城。我們估計即使打進城,也不容易解決敵人。”
事實確實如此,盡管城外的紅軍不斷地流血犧牲,但是城里卻絲毫沒有武裝暴動的跡象。
第七軍團最終決定撤出戰斗。
中革軍委的盲目命令,使得第七軍團掩護紅軍轉移的任務再沒能實現,也給軍團后來的行動帶來了許多的麻煩,給我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由于軍事實力的暴露,國民黨意識到這并不是紅軍主力部隊,而只是一支不怎么大的牽制力量。于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追擊的國民黨軍隊從四面八方而來。
撤出福州戰斗后,第七軍團轉移至閩東蘇區,而后又轉入閩北蘇區,然而還沒來得及在這里休整,中革軍委的電報又來了。電報中嚴厲批評了他們在閩北蘇區停留是“迎合了敵人的企圖”,并要求第七軍團繼續向皖南轉移。但是中革軍委和我們都知道的是,皖南暴動早已經失敗,只可惜第七軍團不知道。
接到命令的第七軍團立刻撤出閩北蘇區,開始像皖南轉移,并在閩浙贛蘇區遇到了紅十軍,根據中央指示,隨即在這一年的十月會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政委方志敏。在國民黨部隊追擊日益嚴重的現實情況下,不采取分散突圍,而將小部隊整編成大軍團,這又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在譚家橋戰斗中,紅十軍團失利,年僅二十三歲的尋淮洲犧牲退回江西。紅軍且戰且走,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里在皖南和院浙贛邊的涇縣、太平(今仙源)、青陽、石螺(今廣陽)、黔縣、休寧、祁門、屯溪、歙縣、績溪、婺源、開化等十余縣地區往返轉移,進行了大小十余次戰斗,損失很大。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旬,轉戰一個月的紅十軍團在懷玉山被國民革命軍包圍,劉疇西、方志敏被捕,紅十軍團大部潰散,僅千余人在粟裕、劉英等人率領下逃脫。
此時離紅七軍團從瑞金出發過去了七個月,而紅十軍團成立還不到兩個月。
這才是革命的真正面貌。
在整個第五次反圍剿戰斗中,一直到紅軍長征時期湘江戰役為止,左傾的錯誤軍事指導,把黨和紅軍拉入了幾近滅亡的境地。
危機時刻,若沒有毛澤東力挽狂瀾,中國革命將會是什么樣的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拗相公”的來歷:明末馮夢龍纂輯的《警世通言》中,有《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一文詳情
安史之亂終結了盛唐的百年繁華,偌大帝國至此江河日下,再無昔年萬邦來賀的景象。詳情
江南自古文風昌盛,歷來名傾天下的朝臣、大儒們,多數都出身于名門顯宦之家。康熙詳情
相信大家一定對黎元洪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曾擔任過兩屆中華民國大總統,最終因為自詳情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國,能發展成一個大國,那么就會吞并或者統詳情
一說到曹叡可能大家只是知道他是曹丕的兒子,但是關于他的事跡確實知之甚少,主要詳情
格羅菲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鋼琴家。他對美國現代音樂的創立與發詳情
人物事件 10月29日,下午4時20分,以色列空軍16架“達科達”運輸機載詳情
(一)客觀因素 凱奇的偶然音樂與整個西方音樂與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從詳情
摩西·達揚(希伯來語:??? ????,1915年5月20日-1981年詳情
約翰·凱奇出生于一個英國移民家庭,凱奇家族中有好幾代人都極具發明創造的天份,詳情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農歷),已存在249年的廣東巡撫正式撤詳情
大宋歷史上有個八王爺嗎?應該說,有。只是他的名字叫做趙元儼,他和前文提到的“詳情
與如今高考發榜后,隨之而來,應接不暇的宴請一樣,古代學子科舉中榜后,也喜好宴詳情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和化學推進手段,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詳情
令妃的人生非常有趣,她有兩個重要的十年:一個十年生下了四個皇子和兩位公主,其詳情
有人說諸葛亮太厲害了一切事情的發展都如他隆中對那樣,要不是孫權的背信棄義,要詳情
三國時期,烽火不斷,政治動蕩,能人頻出,權臣跋扈,國與國之間攻伐不斷,君臣之詳情
孫亮,字子明,三國英豪孫權的幼子。孫亮早先沒機會繼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孫登、二詳情
人想長生,本也不足為怪,販夫走卒如是,高官貴戚如是,皇帝更如是。可是,如果相詳情
《資治通鑒》的開篇就是三家分晉,為什么司馬光會以這一事件作為《資治通鑒》的開詳情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歷史時期。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詳情
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2.1萬人。這是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會師后的第一個勝仗詳情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江蘇省宿遷以北地區反擊國詳情
宿北、魯南兩次勝利充分體現了兩個野戰軍聯合作戰的戰斗力,為了更好發揮部隊戰力詳情
峰山,位于嶂山鎮與曉店子之間,標高98.3米,“在宿北戰役中是敵我作戰地區內詳情
1949年12月9日蔣介石從成都飛抵臺灣。胡宗南在蔣介石走后,在成都也就多呆詳情
成都戰役,在解放祖國大陸作戰中最后一次大規模作戰戰役,此次作戰劉伯承與賀龍以詳情
歷史的車輪滾滾碾過,留下的是痕跡清晰的車轍印,還是漫山遍野、不為人知的尸山血詳情
解放戰爭中的平潭島戰役是解次軍首次執行越海作戰任務,最終以平潭島周邊大小島嶼詳情
金門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比較可惜的一次失利。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指戰員在戰役計劃詳情
清軍擊敗大順軍,占領陜西以后,攝政王多爾袞不失時機地著手部署主力南下。他任命詳情
揚州之戰是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在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中,詳情
三國時期,蜀國雖然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長時期卻是主動對外用兵,較長時間詳情
《水滸傳》中有位梁山好漢名叫林沖,他為人仗義,武功高強,而且還有一段輝煌的工詳情
董卓之亂后,曹操第一時間逃離洛陽,跑到了兗州陳留郡,投靠自己的老友陳留太守張詳情
這桃園三兄弟,劉備是賣草鞋的,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詳情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其實國號依然是漢,代表繼承漢室國祚,劉備既然自認為大漢正詳情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春節也過去好幾天了。在此佳節之際,人們自然會用很多方式詳情
毛澤東吃飯的口味“喜辣、喜苦、喜咸、喜葷”。 毛澤東愛上紅燒肉是1914年詳情
以黃、白、紅、藍四色旗幟為標志,組成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黃、正白、正紅詳情
1864年7月28日,曾國藩到達金陵。幾個小時后,曾國藩連夜審訊了李秀成。李詳情
諸城某甲 原文:學師孫景夏先生言: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亂,被殺,首墜胸前。詳情
中華歷史悠久,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更迭了多少的朝代,替換了多少的帝王,縱觀史上詳情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詳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文化傳承已經斷絕了,只有古中國詳情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楚詳情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只內容不詳情
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準的汲詳情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于西晉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采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在里面有好幾首詩都和詳情
中國的漢字系統里,有一個特別的角色——多音字,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學過;老外初學詳情
王鵬運(1849—1904),晚清官員、詞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號半塘詳情
臨江仙·歌哭無端燕月冷 作品原文 枕上得“家山”二語,漫譜此調。夢生于想詳情
《南鄉子·斜月半朧明》是一首詩詞,作者:王鵬運。 作品原文 斜月半朧明,詳情
朱祖謀(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詳情
這首詞寫于庚子年除夕那天,正是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華那年,那時八詳情
彊邨授硯是指晚清詞學宗師朱祖謀(字:彊邨)臨終時把平生作詞之硯授于學人龍榆生詳情
鄭文焯(1856~1918)晚清官員、詞人。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晚號鶴詳情
在近現代書法史上,鄭文焯的名字并不顯赫,今天很少有人知曉,但他得到了康有為與詳情
本書“題詞·評語”部分記載了一段詞學公案,系關于鄭文焯和況周頤中誰的填詞成就詳情